西方三圣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(chǎng)定做價(jià)格答疑
Question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西方三圣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19-08-23
大勢至菩薩簡(jiǎn)介
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,與左脅侍觀(guān)世音菩薩共同協(xié)助阿彌陀佛廣度眾生。
大勢至是梵文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譯,音譯“摩訶那缽”,簡(jiǎn)稱(chēng)“大勢”、“勢至”,也有稱(chēng)“得大勢”的。大勢至是佛教傳說(shuō)中的一位大菩薩,據前引《悲華經(jīng)》卷二稱(chēng),刪掉崗世界的無(wú)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(lái),其次子尼摩太子成了大勢至菩薩。
觀(guān)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;大勢均力敵至菩薩則智慧之光,普照一切?!队^(guān)無(wú)量壽經(jīng)》云,大勢至菩薩“舉身光明,照十方國,作紫金色。有緣眾生皆悉得 見(jiàn),但見(jiàn)此菩薩一毛孔光,即見(jiàn)十方無(wú)量諸佛凈妙光明。是故號此菩薩為‘無(wú)邊光’,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令離三涂(即地獄、餓鬼、畜生‘三惡道’),得無(wú)上 力,是故號此菩薩名‘大勢至’”。
大勢至菩薩的地位
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雖然借阿彌陀佛的光有一定影響,得以在寺中享受香火,但在世俗中的知名度不太高,根本無(wú)法與觀(guān)世音比肩。不過(guò),他在日本卻受到廣泛崇 拜。日本佛教中,有觀(guān)世音和大勢至接引善人靈魂送歸凈土的說(shuō)法,所以在鐮倉時(shí)代(1192-1333年)隨著(zhù)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言的傳播,日本民眾對大勢 至菩薩的信仰極為流行。
大勢至菩薩-木雕彩繪
大勢至菩薩幾乎沒(méi)有單獨供奉的,一般都與觀(guān)世音菩薩一起隨侍在阿彌陀佛的身邊。其形象據《觀(guān)無(wú)量壽經(jīng)》載,身放紫金色光,法相與裝飾皆與觀(guān)音菩薩同。二者的主要區別是:大勢至頭上的寶冠有寶瓶為標志,而觀(guān)世音頭上的寶冠是以一小化佛(阿彌陀佛)為標志。
阿彌陀佛供奉
在一般凈土宗寺廟里,供奉的大多是阿彌陀一尊,也有七尊并列的七體彌陀。日本奈良的凈琉璃寺還有九體阿彌陀佛像,為木雕坐像,中尊丈六,其他則小一半。所謂九體阿彌陀佛,源于往生極樂(lè )凈土九品(即九類(lèi))之差別,故佛體分為接引九尊,稱(chēng)“九品之彌陀”。
九品是指九個(gè)等級,即上品上生、上品中生、上品下生;中品上生、中品中生、中品下生;下品上生、下品中生、下品下生。由于蕓蕓眾生前善惡有別,愿力深淺、 勤惰不同,故分為九品往生凈土。凈土宗認為,修行完滿(mǎn)面者死后可往生西方極樂(lè )世界,屆時(shí)將身坐蓮花寶座而往,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淺不同,所坐蓮臺則有九等之 別,九品蓮臺國最高一等?!熬派彙币渤蔀閮敉潦澜绲拇Q(chēng)。明代萬(wàn)歷皇帝之母、好佛的慈圣皇太后即自號“九蓮菩薩”。
大致來(lái)說(shuō),上品者和中品者都生前信奉三寶、積德積善之人,上品者是修大乘佛法所得的果報,中品者是修小乘佛法得到的果報;下品者是修大乘佛法所得的果報, 中品者是修小乘佛法得到的果報;下品者則是那些生前作惡多端、犯戒盜搶的惡人,他們本該惡有惡報,墜入地獄受苦,但命欲終時(shí),幸遇高僧大德“為說(shuō)妙法,教 令念佛”,這些惡人遂改邪歸正,一心念佛,“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”,命終之時(shí),得以往生極樂(lè )世界。凈土宗的這些說(shuō)教,充爭顯示了佛門(mén)“放下屠刀, 立地成佛”、規勸惡人改邪從善和慈悲為懷的博大胸襟。
阿彌陀佛的形象主要有坐、立兩種姿勢。
坐像姿勢為:結跏趺坐,兩手結彌陀定印于臍下,掌心有一寶瓶或蓮臺。這一形象通常供奉于大雄寶殿正中釋迦佛的右邊(西方)。
立像姿勢為:右手下垂,結與愿引,左手當胸,掌中置金蓮臺,顯示接往生眾生的姿態(tài)。彌陀立像又常稱(chēng)“接引佛”。
西方三圣-木雕彩繪
西方三圣的特征
西方三圣群像姿態(tài)為:阿彌陀佛居中,結跏趺坐,兩手結定印,掌心有金蓮花;觀(guān)音菩薩立于佛的左前方,雙手捧紫金臺;大勢至菩薩立于佛的右前方,雙手合掌。西方三圣也有全是立像的。
阿彌陀佛與二十五菩薩群像,表現阿彌陀佛率領(lǐng)二十五菩薩迎接念佛眾生往生凈土的情景,出自《十往生經(jīng)》?!队^(guān)念法門(mén)》說(shuō):“若有人專(zhuān)念西方彌陀,愿往生 者,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,日夜安穩?!边@二十五菩薩名目據《十往生經(jīng)》說(shuō):“若有眾生,念阿彌陀佛愿往生者,彼極樂(lè )世界阿彌陀佛,即遣觀(guān)世 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藥王菩薩、藥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法自菩薩、師子吼菩薩、陀羅尼菩薩、虛空藏菩薩、佛藏菩薩、菩藏菩薩、金藏菩薩、金剛藏菩薩、山?;?菩薩、光明王菩薩、華嚴王菩薩、眾寶王菩薩、月光王菩薩、日照王菩薩、三昧王菩薩、定自在菩薩、大自在王菩薩、白象菩薩、大威德菩薩、無(wú)邊身菩薩,是二十 五菩薩,擁護行者?!边@種群像多用繪畫(huà)形式表現,眾菩薩或坐或立,持物各不相同,陪持于呈現金色光輝的阿彌陀佛周?chē)?,紫云涌起,有開(kāi)樂(lè )妙音及歌舞,以示迎 接念佛眾生。